城市规模分布和经济发展:存在一种特定模式吗

发布时间:2014-04-01 09:35:00
作者:陆旸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工作论文系列

No. SFIWP0031 2014-04-01

城市规模分布和经济发展:存在一种特定模式吗?*

陆 旸

内容提要:基于Thomas Brinkhoff的城市人口数据库和世界银行数据库,本文采用了118个国家相距10年的两期数据,用更大样本检验了城市规模分布(城市首位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采用EL-Shakhs(1972)构建的首位指标和先前文献中普遍采用的“首位城市在前四位城市中的占比”代表一个国家的城市系统首位程度。与之前文献研究结果的最大区别在于:我们发现了由人均GNI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首位程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而支持了发展经济学中的“两分法”观点,即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经济发展与首位值之间的关系为正,而在较高的发展水平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负。同时,经验分析结果也证明了“中心区位”理论在解释城市系统首位程度中的作用。其中,由经济活动强度和制造业占比代表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能够促进人口集中,而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代表地租和运输成本)将促进人口分散。但值得注意的是,预期对城市规模分布产生影响的“城市化率”和“政府干预”变量在模型中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中国的启示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并不会无限膨胀,因为“发展”会自动疏散人口;相反,政府干预将造成人口分布上的扭曲,最终不利于城市系统内人口合理分布。

关 键 词:位序规模分布;首位分布;经济发展;人口密度

全文下载:城市规模分布和经济发展:存在一种特定模式吗?



*陆旸,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电子信箱:luyang2002@cass.org.cn; lusanmao2002@yahoo.com.cn。本文是2012 年度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内部课题“城市规模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