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普通话与中国劳动力区域流动

发布时间:2015-05-04 11:50:00
作者:李秦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工作论文系列

No. SFIWP0049 2015年5月4日

方言,普通话与中国劳动力区域流动[1]

李秦[2]孟岭生[3]

摘要:语言是沟通的媒介,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体现,劳动力在选择区域流动时除了经济原因外,语言沟通和相同的文化背景也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在过去关于中国劳动力区域转移的研究中,这两个因素往往被忽略了。用普通话普及率和方言作为语言沟通成本及共同文化背景的代理变量,在控制了经济因素和地理因素后,语言沟通和地区文化对中国劳动力区域流动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国内的确存在看语言和文化障碍,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动到普通话沟通障碍小,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地方工作。此外方言差异和普通话水平对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影响会随着性别、户口、教育水平和从事的产业的不同而不同,间接论证了推广普通话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劳动力流动;引力模型

全文下载:方言,普通话与中国劳动力区域流动

 



[1]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项目批准编号:71303131),作者在此表示感谢。

[2]李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青年研究员,E-mail:liq.10@sem.tsinghua.edu.cn。

[3]孟岭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E-mail:menglsh@sem.tsinghua.edu.cn。